小 雪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個節氣、冬季的第二個節氣,2025年小雪始于11月22日。

雪,常常作為冬季的代表性意象,被賦予純潔、浪漫的內涵,古人還形象地將雪花稱作“六出飛花”。

小雪時節,氣候寒冷,降水量漸增。這個時候,可以期待雪的到來。

小雪時節,北風會邀請雪花共舞,用銀裝素裹為冬天“美顏”。雪花飄落之際,一句“瑞雪兆豐年”,既表達了欣喜之情,也道出了對好年景的期待。

常常被作為吉語的“瑞雪兆豐年”,實為農諺,源自先人對自然規律的精準總結,蘊含著農耕文明對天地節律的質樸認知與敬畏。

以“瑞”字為雪冠名,帶有吉祥之意。但作為一個概念,“瑞雪”有一定的時令限定和量級門檻,并非每一場雪都適用這一稱謂。

瑞雪,是適時的雪。“適時”,這一標準提示了降雪的時間范圍,即初啟于小雪節氣,止于立春之時。“天地積陰,溫則為雨,寒則為雪”,小雪時節,多地氣溫降至0攝氏度以下,冷空氣活動頻繁,具備了降雪形成的氣候條件。此時,北方的冬小麥、南方的一些作物,或進入越冬期,或處于緩慢生長期。這個時節,土壤尚未完全封凍,初雪輕輕覆蓋大地,既不致凍害,又能潤澤表土。

瑞雪,是適量的雪。“適量”,就是指“蓋得住”“融得透”。如果積雪過厚可能損傷作物,甚至釀成雪災;雪量太小則難以起到保溫補水的作用。小雪之雪,一般不會凍傷幼苗,還能為來年的成長蓄力。

“瑞雪”具有“兆豐年”的效應不是主觀臆斷。現代氣象學與農業科學已經找到了冬雪與豐年之間存在的一些關聯——

瑞雪可以保溫防凍。如絮如絨的冬雪就像給冬眠的麥苗蓋上了松軟的棉被,阻擋著寒風凜冽,保持著土壤溫度,避免麥苗等越冬作物因低溫凍傷根系。

瑞雪送來滋養。雪花在形成過程中會吸附空氣中的氮化物,積雪融化時,氮化物滲入土壤,給田地補充了天然肥料。

瑞雪能夠除蟲護衛。“大雪滅蟲,小雪防病”,雪融時的驟然降溫可以凍死土壤表層蟄伏的害蟲卵和病菌孢子,為作物減少了病蟲害的侵擾。

瑞雪還可以增墑儲水,緩解春旱。待到春來回暖,積雪融化,為返青作物提供第一波水源。而且雪水的入滲速率比雨水慢,流失少,維持墑情時間更長。

此外,小雪節氣前后降雪,符合寒暖有時、四季有序的自然節律。若雪量適宜,往往預示著冬季氣候穩定,降水分布均勻,有利于來年的春耕播種。

“瑞雪兆豐年”,體現在冬雪的特性與農作物生長需求的契合中。這是大自然的饋贈,是生態平衡的理想狀態,也是古人順應天時的智慧。當又一個小雪節氣來臨時,若能得遇一場瑞雪,不妨靜立雪中,看輕盈的雪花覆蓋田野,去呵護豐收的希望,去履行它與土地的古老契約。那一刻,我們也許會有這樣一份感悟:期待中的五谷豐登,何嘗不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節氣流轉中所達成的長久默契。卜湯,留在口中的是食物甘甜的滋味,沁入心脾的卻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蘊悠長。(記者 文 馨 唐嘉躍)

編輯:毛靜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