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誤以為白內障就是“老眼昏花”,是年齡增長帶來的必然結果,從而忽視治療,最終導致失明。正確認識白內障,科學防治,有助于守護明亮“視界”,保護眼睛健康。

眼睛里的“鏡頭”模糊了

白內障是眼球中晶狀體混濁導致的視覺障礙性疾病。晶狀體就像相機的鏡頭。正常情況下,它是透明清澈的,能夠將光線精準聚焦在視網膜上,讓我們看清物體。而白內障的本質就是晶狀體由透明變混濁,就像相機的鏡頭被蒙上一層霧,使光線進入眼球的路徑受到干擾,導致我們看東西不清楚,嚴重時可導致失明。

如果出現以下癥狀,就要小心自己得了白內障,需要及時就醫檢查:看東西像隔了一層霧,即使戴眼鏡也無法改善,且模糊程度越來越嚴重;對光線敏感,白天看東西刺眼,晚上看路燈、車燈會出現光暈;看顏色覺得暗淡、發黃,比如看紅色覺得偏棕,看藍色覺得偏灰;偶爾出現“重影”,可能將一個物體看成兩個,尤其在強光下更明顯。

需要注意的是,白內障的早期癥狀與老視(又稱老花眼)相似,很容易使人混淆而延誤治療。二者的核心區別在于:老視看遠清晰、看近模糊,且視力相對穩定;白內障則是看遠看近都模糊,且視力逐漸下降。

白內障并非老年人專屬

很多人誤以為只有老年人才會得白內障,但其實以下這些人群都是高危群體。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晶狀體會逐漸失去透明性。因此,白內障常見于60歲以上老年人。80歲以上老年人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晶狀體混濁。

高度近視者:近視度數超過600度,眼球結構會發生變化,使得晶狀體更容易提前老化、混濁。因此,高度近視者發生白內障的年齡可能比普通人要小。

糖尿病患者:血糖長期控制不佳,可導致晶狀體代謝紊亂,加速混濁進程,從而引起代謝性白內障。該類白內障術后恢復難度較大。

長期暴曬或盯著電子屏幕者:紫外線會損傷晶狀體中的蛋白質,如果戶外工作者(如農民、建筑工人)長期暴露在強烈陽光下且不做好防曬,發生白內障的風險會大大增加。另外,電子屏幕發出的藍光會加速晶狀體混濁,長期盯著電子屏幕的人群也更容易發生白內障。

有家族遺傳史者:如果父母在中年就確診白內障,那么子女更容易發生白內障,且有可能出現早發性白內障。

雖然白內障常被視為隨年齡增長而難以避免的眼部問題,但我們可以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延緩病情進展。

戶外活動時,佩戴防紫外線的太陽鏡,盡量減少紫外線對晶狀體的損傷。

避免長時間看電子屏幕,每看30分鐘休息5分鐘,休息時可以遠眺以放松眼睛。避免熬夜,保證睡眠充足。

適當多吃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葉黃素的食物(如橙子、堅果、菠菜等)。這些食物有助于保護視力,延緩晶狀體混濁。

中醫早期干預為眼睛“減負”

在疾病早期,患者可以通過中醫治療方法,延緩晶狀體混濁。

中藥代茶飲:取菊花10克、黃芩2克、車前子3克、丹參5克、枸杞子5克、茺蔚子3克、菟絲子5克、楮實子5克。將藥材洗凈放入養生壺中,加水500~800毫升,煮沸后燜5分鐘,取汁飲用;也可以將藥材洗凈放入保溫杯中,倒入適量沸水,燜20~30分鐘,取汁飲用。每日1劑,分2~3次溫服,能滋補肝腎,調暢氣血,為晶狀體提供營養。

中藥熏蒸:取菊花、薄荷、枸杞子、菟絲子、紅花各1克,冰片0.1克,谷精草、車前草各1克。將藥材洗凈放入鍋中,加水150~200毫升,煮沸倒入碗中,碗口蓋紗布,留直徑為5厘米的圓孔。頭距紗布15~20厘米,熏蒸10~15分鐘。每3天1次,有助于改善眼睛血液循環,減輕晶狀體負擔。

眼部撳針:選攢竹穴、太陽穴、四白穴,消毒后貼撳針。每日按壓3~4次,1~3天后取下,可以疏通眼部經絡。

微創手術治療的方法

目前沒有任何藥物能夠逆轉晶狀體混濁從而根治白內障。市面上宣稱“能根治白內障”的產品均無科學依據,還會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主要方式。以前的白內障手術可能需要等白內障“完全成熟”(晶狀體完全混濁)才能進行,導致很多患者長期處于看東西模糊的狀態,生活質量大大下降。目前先進的微創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為很多患者帶來了便利。如果患者視力下降明顯且影響日常生活(如看不清報紙、無法獨自過馬路),且經檢查確認眼底沒有嚴重病變,就可以進行手術。

微創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通常需要10~15分鐘,可以大致分為3個步驟:在結膜囊內點滴眼液進行表面麻醉,不需要注射麻醉;通過微創切口(2~3毫米)將混濁的晶狀體打碎并吸出;植入人工晶狀體(可根據需求選擇能矯正近視、散光的多功能晶狀體)。該手術不需要縫合切口,患者在術后1~2天即可恢復清晰視力。(作者 王珍)

編輯:毛靜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