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宣城11月19日消息(記者鮑玉嬋 通訊員陳莉)近日,陽光和煦,宣城市宣州區鰲峰街道城南社區鱷城花園小區的網格員黃小紅和方先越像往常一樣,拿著工作日志和便民服務包,開始了他們的入戶走訪。這份每周一次的行程,承載著他們與網格內居民,尤其是獨居老人們之間一份心照不宣的溫暖約定。

當他們來到86歲的獨居老人許桂蘭奶奶家中時,老人不僅熱情招呼她們進來坐會,還有些不好意思地表示下午要去驛站找她們幫個忙。

“許奶奶,您千萬別客氣!驛站離您這兒就幾步路,我們下午都在,您隨時過來找我們都行!”兩人爽快地答應下來。

當天下午三點,許桂蘭奶奶如約來到黨群服務驛站。她手里緊握著自己的身份證,神情略顯焦急,但由于年事已高,表達不太清晰,說了好一會兒,工作人員也沒完全明白她的具體需求。

“奶奶,您別急,慢慢說。要不我們聯系一下您女兒問問情況?”網格員方先越一邊安撫老人,一邊迅速撥通了她女兒的電話。

原來,許桂蘭奶奶的女兒在深圳發展穩定后,已將母女二人的戶口都遷了過去。如今,遠在千里之外的深圳,需要一份老人手持當日報紙的視頻作為“生存認證”,以確保高齡補貼能準確發放。這對于一位獨居且不熟悉智能設備的老人來說,無疑是一道“數字鴻溝”。

“奶奶,這是小事,包在我們身上!”網格員方先越立刻找來了一份當天的報紙。黃小紅則拿出手機,柔聲引導老人:“奶奶,您站好,對,手里拿著身份證和報紙,舉在胸前,看著我的鏡頭笑一笑。”

視頻一拍完,黃小紅立即通過微信將視頻發給了許奶奶的女兒。幾分鐘后,對方回復:“收到了!太清晰了!太感謝你們!”

得知事情辦好了許桂蘭奶奶十分高興,忍不住對社區工作人員表達感謝:“我一個人住,要不是你們經常來看我,幫我解決這些難題,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這段溫馨的插曲,正是鱷城花園小區黨群服務驛站主動為民服務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該驛站充分發揮網格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建立起“網格黨支部+黨員志愿者+紅色物業+姐妹同心志愿者”的多方聯動工作機制,積極組織在職黨員和社區黨員參與網格治理。通過黨員聯系戶制度,網格員與志愿者們定期走訪居民,精準收集社情民意,將組織的溫暖切實送到群眾身邊,高效解決了許多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編輯:鮑玉嬋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