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南平11月20日消息(記者龔雯)11月18日至20日,福建省第三屆鮮食玉米新品種展示交流會(建甌)暨東南區鮮食玉米產業發展學術交流會在福建建甌舉行。全國60多家科研單位、種子企業和種植大戶選送的800個優質鮮食玉米品種在田間集中展示、同臺競技,吸引了眾多專家、客商和市民關注。
本屆交流會由福建省種子協會、中國種子協會鮮食玉米分會等單位共同主辦,在展示全國尤其福建省鮮食玉米產業最新發展成果的同時,搭建品種推廣、技術交流、成果對接平臺,評選推介優質品種,推動鮮食玉米產業提質增效,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來自全國各地的鮮食玉米領域專家、企業、消費者代表組成專家鑒評團(央廣網發 劉文標 攝)
“鮮食玉米的品質更好了,國內育種水平在逐步提高,尤其是甜玉米。”全國鮮食玉米品種區域試驗主持人、本次鑒評活動甜玉米鑒評專家組副組長王俊說,以前高端甜玉米品種主要來自國外,從這次現場品嘗的結果來看,國內高品質甜玉米品種越來越多。“比如福建本土的‘閩雙色’系列、雪甜系列,口感好、產量高,市場價格也更高,提升了種植效益和農戶積極性。”
交流會期間,本屆鮮食玉米“十佳苗頭品種”和“十大推薦品種”評選結果公布,并頒發證書;鮮食玉米種業相關領域合作協議簽訂。福建育種專家廖長見選育的品種獲得專家推薦。他表示,多次參加品種展示,了解育種單位研究新成果,洞察市場需求走向,從而及時選育、推出了受市場歡迎的鮮食玉米品種。

鮮食玉米品種評選現場(央廣網發 劉文標 攝)
近500名東南區鮮食玉米經銷商參加田間種植品種觀摩。經銷商們表示,田間集中展示的方式,讓優勢和潛力品種一目了然,有利于提早鎖定品種,既向社會提供高品質品種,又能在市場競爭中提高勝算。
在東南區鮮食玉米產業發展學術交流會上,參會專家學者圍繞品種政策解讀、玉米育種、我國鮮食玉米發展趨勢及產業化探索、甜玉米風味改良、鮮食玉米病害防控、鮮食玉米土壤科學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交流會現場(央廣網發 劉文標 攝)
近年來,福建鮮食玉米種業振興與產業化取得重大突破,在水果玉米種子全國市場占比超65%以上,“雪甜232”成為國內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水果玉米品種,“閩雙色”系列黃白甜玉米品種廣泛應用于我國南方種植區。“福建農業系統深入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立足福建資源多樣性和氣候適宜優勢,加快包括鮮食玉米產業在內的福建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福建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袁忠賢表示,全省加強品種育種攻關,組織實施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關鍵核心種源攻關等項目支持鮮食玉米育種創新,自主育成20個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55個新品種通過省級審定;同時著力品種試驗展示示范推廣,推動鮮食玉米新品種更新換代。

國家農作物品種(建甌)展示評價基地(央廣網記者 龔雯 攝)
2024年,福建省鮮食玉米種植面積超60萬畝,產量達66萬噸;全省種子企業鮮食玉米種子銷售量428萬公斤,占全國市場份額的兩成以上。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