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江潮涌的嶺南熱土上,廣州正以“繡花”功夫雕琢城市肌理,讓發展溫度直抵民心。作為城市精細化治理的專業技術支撐力量,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白云分院(以下簡稱“白云分院”)深度參與廣州市繡花式城市治理年度工作,支撐2026年繡花式城市治理與2025年工作評估工作,憑借扎實的技術積累與民生導向的服務理念,完成城市治理需求分析,成功提煉形成治理任務建議,為廣州城市治理從“精細”邁向“精致”注入強勁專業動能。

政策引領錨定方向,民生訴求筑牢根基

城市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石,精細化治理則是提升城市品質的關鍵路徑。《廣州市繡花式城市治理規定》的全面落實,為城市治理工作劃定了清晰的行動指南,而年度計劃的科學編制與成效評估,更是確保治理效能持續釋放的核心環節。2025年,廣州10項市本級繡花式城市治理正式項目超額或如期完成,從“5分鐘社會急救圈”建設到老舊小區改造,從醫保藥品追溯碼應用到小微企業勞動關系托管服務,一系列民生實事的落地讓市民獲得感顯著提升。在此基礎上,2026年治理計劃的制定更需精準對接市民新期待、城市發展新需求。

白云分院敏銳把握城市治理的核心邏輯,深刻認識到繡花式治理的關鍵在于“精準識需、科學施策”。接到任務后,團隊迅速組建專項工作組,以“政策為綱、數據為基、民生為本”為工作準則,全面對接廣州市民生與城市治理工作要求,系統梳理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城市體檢、民生實事、人大民情調查四類核心數據源,將分散在不同渠道的治理需求匯聚整合,為后續需求提取與評估工作筑牢數據根基。據統計,僅2024-2025年12345熱線就歸集訴求5千余萬件,其中社會保障、教育等領域的高頻訴求,成為精準識別治理痛點的重要依據。

科學方法賦能治理,精準提煉民生需求

精細化治理的核心在于“精準”,而精準的背后離不開科學方法的支撐。白云分院在工作中構建了“數據整合—類型識別—優先級評估”的全流程技術體系,讓治理需求的提取與篩選既有數據支撐,又符合城市發展規律。

在需求類型識別環節,團隊通過高頻詞頻次統計與內容相似性分析,將治理需求整合為社會保障、教育、就業、住房保障、公共安全等12大類,確保需求體系邏輯連貫、層次清晰。而在需求優先級設定上,白云分院創新構建三維度交叉賦分機制,建立涵蓋問題嚴重性、民生影響、治理難度三大維度的九項具體指標,形成科學量化的評估體系。該體系遵循全面覆蓋、客觀量化、普適統一、分級導向四大原則,參考12345熱線訴求量、城市體檢數據、公眾投票排名等具體數據,對每項需求進行精準賦分。其中,問題嚴重性維度考察訴求發生頻率、安全隱患等級、影響范圍,民生影響維度關注民生關聯度、公眾關注度、弱勢群體影響度,治理難度維度則考量跨部門協調復雜度、資源投入強度、技術復雜度。通過“問題嚴重性平均分×40%+民生影響平均分×40%+治理難度平均分×20%”的綜合評分公式,最終將100項需求劃分為戰略攻堅類、基礎提質類、研究優化類三個任務層級,為資源配置與工作部署提供明確指引。戰略攻堅類任務中,城市發展領域任務涵蓋城中村改造、停車管理等高頻高危高民生影響事項,成為2026年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深耕民生彰顯擔當,數智賦能提質增效

作為扎根白云,放眼廣州的專業技術機構,白云分院始終將“民生導向”貫穿工作全過程,讓技術服務真正貼合市民需求、解決實際問題。在需求提取過程中,團隊既關注醫保報銷、學位分配等高頻訴求,也不忽視頤康中心床位空置、農村養老補貼傾斜等深層次民生痛點;既聚焦建筑消防、地質災害等重大安全隱患,也重視非機動車停放、社區步行道建設等日常出行需求。需求建議清單中,社會保障、教育、健康、養老服務等核心民生領域需求占比突出,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數智賦能是本次工作的鮮明亮點。白云分院充分發揮規劃勘測設計領域的技術優勢,將大數據、可視化分析等技術手段融入治理需求分析全過程。在醫保藥品追溯碼應用評估中,借助數據模型實現違規行為精準識別;在城市體檢數據處理中,通過空間分析技術鎖定基礎設施短板區域;在需求優先級評估中,運用量化模型確保評分結果客觀公正。這種“技術+治理”的融合模式,不僅提升了需求分析的效率與準確性,更為城市治理插上了智慧的翅膀,推動治理方式從“經驗判斷”向“數據決策”轉變。

在支撐2025年治理工作評估過程中,白云分院通過實地調研、數據核驗等方式,全面梳理10項重點任務的完成情況。從164個老舊小區開工改造惠及12萬居民,到舊樓居民實現燃氣“瓶改管”;從地鐵10號線首通段、12號線東西段順利開通運營,到73座十五運會場館周邊環衛設施品質提升,每一項成效的背后都凝聚著各政府部門技術支撐的力量。團隊通過系統評估總結出的政策體系健全、數智賦能提升、社會參與廣泛等治理亮點,為2026年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借鑒。

匠心筑城向未來,精細治理無止境

繡花式城市治理,既要下足“繡花”功夫,更要秉持“工匠精神”。白云分院以專業技術為筆,以民生需求為墨,在廣州城市治理的畫卷上描繪出濃墨重彩的一筆。100項治理任務建議清單的形成,不僅為2026年廣州市本級繡花式城市治理計劃提供了科學依據,更彰顯了專業機構在城市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責任與擔當。

展望未來,白云分院將繼續深耕城市精細化治理與民生領域,持續發揮規劃勘測設計的技術優勢,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更精準的技術支撐、更務實的工作作風,助力廣州不斷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來源: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白云分院)

編輯:徐鋇兒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