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眉山11月19日消息(記者王藝霖 見習記者張潤 安適存 實習記者王默涵)當北緯30°的金色陽光灑在丹棱18萬畝晚熟柑橘園,當丹棱非遺嗩吶的豐收歡歌與首衡市場的繁忙節奏同頻共振,一場關于“甜蜜”的雙向奔赴正在上演。《央廣原鄉行·首衡印記》全國系列直播活動第二站走進四川丹棱,不僅讓“脆嫩化渣、爆汁清甜”的丹棱愛媛果凍橙香飄云端,更在現場催生了一份首衡集團與產地丹棱沉甸甸的“橙”意——超10萬噸的采購訂單,勾勒出了“產地筑基、渠道搭橋、央媒賦能”的鄉村振興新圖景。

桔橙之鄉 丹棱果凍橙的“橙”功路

橙黃橘綠正當時,丹棱佳果滿枝頭。“不是所有愛媛都叫丹棱果凍橙,是刻在消費者心中的甜蜜共識。”丹棱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楊鴻介紹,丹棱桔橙能成為舌尖上的驚艷,源于這片土地被自然的深情眷顧。年均溫16.8℃的溫潤撫慰,富含礦物質的紫色土壤的滋養,以及漫長無霜期的耐心守候,共同構成了丹棱為這顆橙子量身定制的“天然溫床”。

自然的饋贈只是起點,在這片土地上,一場關于品質的“匠心革命”早已悄然完成。走進丹棱桔橙種植園,20畝果園的主人郭海正在修剪枝條,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種了十幾年桔橙,蓋了新房、買了新車,這橙子就是我們的‘致富果’!”這份甜蜜,源于丹棱“好果非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堅守——從“六統一”標準化管理到有機肥替代化肥的綠色革命,從科技小院的土壤改良方案到專家大院的測土配方施肥,每一顆橙子都承載著“把論文寫在大地”的匠心。

“以前果園土壤酸化嚴重,我們研發的有機肥方案讓每畝增收近2000元。”丹棱桔橙科技小院研究生郭佳莉的話語,印證著科技對產業的賦能。如今,全縣18萬畝晚熟柑橘基地層林盡染,愛媛、大雅柑、不知火等名優品種四季輪轉、接連上市,已從單一果品成長為年綜合產值超30億元的“黃金產業”,九次躋身中國區域品牌百強榜的成績,織就了一幅鄉村振興的錦繡畫卷。

丹棱果凍橙掛滿枝頭(央廣網記者 王藝霖 攝)

“嗩吶一響,黃金萬兩!以前吹婚嫁壽宴,現在吹產業振興!”鏡頭前,四川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嗩吶藝術(丹棱嗩吶)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楊家文的嗩吶聲劃破初冬長空,吹響一曲豐收的歡歌,這正是丹棱桔橙產業蓬勃發展的生動注腳。

十萬噸訂單“橙”諾 首衡搭建“北上金橋”

一顆優質橙的誕生,離不開種植戶的堅守,也離不開商戶的深耕。

本次《央廣原鄉行·首衡印記》活動中,中國北方最大的農產品流通樞紐——首衡集團組織市場二十余家商戶代表走進原產地,開展深度產銷對接活動,架起一座“北上金橋”,讓丹棱果凍橙跨越山海,抵達北方消費者的餐桌。

十萬噸訂單,這個數字彰顯了首衡集團的渠道實力,更體現了其深耕產業的戰略決心。“此次簽下十萬桔橙訂單,是我們與丹棱‘橙’心‘橙’意的開始。產地好果加上渠道好橋,這就是產銷共贏的生動實踐。”首衡農副集團副總裁楊建飛說,首衡看中的是丹棱桔橙深厚的品牌底蘊、穩定的卓越品質和可持續的供應能力。這份訂單,不僅僅是簡單的采購,而是通過 “訂單農業” 鎖定優質果源,通過 “數字化分選” 實現優果優價,通過 “高效物流” 保障新鮮直達,最終構建起“以銷促產、品質導向”的現代化農產品流通體系。

首衡集團與單橙現代果業簽約愛媛采購協議(央廣網記者 王藝霖 攝)

一顆橙,富一方,這不僅是鄉村振興的生動寫照,更是商戶與產地共贏的真實寫照。“丹棱果凍橙在我們那邊是‘搶手貨’,很受超市和水果店歡迎。現在我們檔口日均交易量可達15噸以上。”首衡商戶代表周仁威介紹,今年對丹棱柑橘的采購量計劃比去年提升30%;首衡商戶代表李曉飛則在當地建造了分揀加工廠,配備了專業的分揀設備,按照大小、色澤、甜度等指標對柑橘進行分級篩選,確保每一批發往市場的丹棱柑橘都品質統一、品相完好;“我和丹棱的緣分,早在多年前就結下了。第一次接觸到愛媛果凍橙這個品種,我就預感它一定會在市場爆火。”首衡高碑店市場水果協會會長王杰,不僅在丹棱對接了優質種植基地,推行科學種植,還和當地丹橙現代果業有限公司合作建設了智能加工分揀工廠,“要做就做深、做透,從供應鏈上游就參與進來”。

當前,首衡集團以高碑店、清苑、孝感、常德、永州五大市場為戰略支點,織就了一張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全國性農產品流通骨干網絡。這張網絡,已精準對接全國2000多個縣域,有效帶動600萬畝種植基地高質量發展,成為鏈接小農戶與大市場的關鍵紐帶,通過產銷對接惠及億萬農戶,生動詮釋著“保民生、興產業、活經濟、帶就業、富百姓”的龍頭擔當。

首衡高碑店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央廣網發 首衡集團供圖)

用心搭建“甜蜜橋梁”,丹棱已在首衡高碑店市場設立全國首個丹棱桔橙專銷點,讓北方的朋友也能第一時間品嘗到來自南方的甜潤。

央媒賦能“橙”就未來 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隔著屏幕流口水!”“想立刻下單真丹棱果凍橙!”的呼聲在直播間刷屏,央廣網直播的強大穿透力,讓丹棱桔橙的故事跨越山海,讓首衡集團的渠道優勢清晰呈現。

央媒的賦能,不止于流量加持。直播中,從楊鴻詳解“橙功密碼”到首衡商戶的訂單采購,從科技小院研究生的青春故事到種植戶的致富心聲,多角度、全鏈條的敘事讓“丹棱桔橙”的品牌形象立體鮮活。“央媒的背書,讓消費者更信任,也讓我們的品牌價值進一步提升。”楊鴻的話,道出了產區的心聲。而首衡的渠道優勢與央媒的傳播力形成疊加效應,讓“流量關注”快速轉化為“實際收益”,更讓市場需求精準反哺產地,為品種改良、標準優化提供方向。

《央廣原鄉行·首衡印記》的丹棱之旅,不僅讓“中國桔橙之鄉”的名片香飄全國,更探索出一條“媒體搭臺、企業唱戲、產地受益”的鄉村振興新路徑,共同譜寫著鄉村振興的“橙”功故事。

橙黃綴嶺,風送甜香。此刻,丹棱的枝頭碩果盈枝,首衡的物流車整裝待發,千家萬戶的餐桌翹首以盼。這顆浸潤著陽光與匠心的橙子,正帶著非遺的韻味、科技的溫度、市場的活力,跨越南北山海,甜潤中國大地。而這場“橙滿丹棱”的豐收故事,也必將在更多鄉村續寫,讓鄉村振興的果實,結出更甜、更豐、更持久的幸福滋味。

編輯:李瑤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