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為期四天的第二十六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圓滿落下帷幕。值得一提的是,2025全國糧油與大豆產業博覽會同期同地舉辦,實現了展會規模與規格的雙重躍升。

本次展會共設5個展館,總面積約8萬平方米。展會吸引了15個國家、百余家境外公司,以及17個省(市、縣)組團參展。其中,南非、老撾為主賓國,天津為主題市、酉陽為主題縣。參展企業達3500余家,市場化組展率達75%;展品涵蓋近3萬種農產品。省農業農村廳組織的湖南綠色農產品及食品加工產業鏈招商引資大會,項目簽約金額達109.98億元;由各市州及協會組織的8場專場推介,簽約金額為18.38億元;組委會自今年年初以來累計舉辦18場產銷對接活動,成交金額5.8億元。截至16日閉館,展會吸引市民觀展達18.9萬人次,其中專業觀眾及采購商近6萬人次;現場銷售金額5.1億元,預計展會結束時現場銷售金額將超6億元。

在W4館國際展區內,15個國家的特色農產品琳瑯滿目,備受追捧。老撾的古樹茶與精油、南非的烈酒、法國的紅酒、泰國的香米、越南的咖啡、腰果、咖喱及熱帶水果等優質展品集中亮相。尤其是越南館的火爆場景令人印象深刻——現場成交訂單26萬元,達成5400萬元腰果的意向訂單,同時對接了100余位意向客戶。南非參贊馬明義先生三次到訪湖南,此次參展后更是深信,湖南完全有能力、有優勢成為推動南非與中國中部地區貿易往來邁向新高度的關鍵橋梁。他用清晰而有力的中文大聲說道:“我愛湖南!我愛長沙!”

同時,在2025農批市場產銷合作大會上,20個縣域、16家農批市場及30家商超平臺齊聚長沙,“湘陰好物”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在本屆農博會上正式發布。數百家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帶著“從土地到餐桌”的匠心好物“借會出海”,讓各地農業瑰寶綻放光彩。

湖南綠色農產品及食品加工產業鏈招商引資大會成果豐碩,現場簽約28個項目,總金額達109.98億元。簽約內容涵蓋綜合種養、精深加工、畜禽養殖、水產養殖、果蔬培育、農文商旅融合等多個領域。新質生產力展區內,通過“智慧監管—智慧生產—智慧產品”三大板塊聯動,智慧種業、智慧農機、智慧漁業、智慧養殖四大核心領域的創新成果集中亮相,直觀呈現了農業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的生動實踐。

紅星實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羅躍表示,農博會始終堅守“參展一次、服務一年”的宗旨,全力推動產銷兩端精準對接。組委會提前全面收集信息,深入了解參展商銷售需求與采購商采購意向。從“津農精品”到“吉品味道”,從“味美四川”到“湘瓊融合”“疆品入湘”,無數專業展商相互邀約、紛至沓來。盒馬、麥德龍、正大卜蜂蓮花、天虹、興盛優選、珊珊便利、零食優選、錢大媽、費大廚、大碗先生等大型采購商,通過產銷對接服務平臺、系列專業采購商對接會,以及組建多個“行業交流群”等方式,實現供需信息完美匹配,切實解決了企業銷售難點與采購痛點,讓“開展即有訂單,參展即見實效”落到實處。(紅網時刻記者 楊淑華 白楊)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