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19日消息(記者 馮方)“‘十五五’規劃建議強調‘提高資本市場制度包容性、適應性,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這為資本市場普惠金融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頂層指引。” 11月18日,中金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管委會主席,中金財富董事長陳亮在《擁抱金融健康》普惠金融白皮書發布會上表示。

陳亮指出,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居民側金融資產規模已超過300萬億元,其中現金及存款占比超過一半,儲蓄向資本市場多元配置的轉化空間巨大;企業側全國創新型中小企業超過30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近18萬家,金融服務覆蓋比例尚有很大提升空間。因此,普惠金融市場空間廣闊、大有可為。

陳亮介紹,過去幾年,中金公司依托中金財富,深刻把握財富管理的行業發展趨勢,以“買方投顧”引領行業轉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截至今年10月底,相關產品保有量將近4500億元,以“中國50”為代表的買方投顧規模超過1200億元。

陳亮表示,面向未來,中金公司將繼續把握社會財富積累和配置的大趨勢,用心鍛造“四大能力”,打造“財富投行”。一是全力提升買方投顧能力。陳亮指出,普惠金融不是簡單地“降費率”,而是要讓普通投資者也能享受到專業的金融服務。為此,中金財富積極推動傳統傭金模式向買方投顧模式轉型,把客戶資產的長期增值作為服務的核心。二是全面升級數智化平臺能力,構建覆蓋廣泛、響應及時的數字化普惠網絡,讓投資者時刻都能便捷獲取服務。三是持續拓展全球資產配置能力,加強全球優質資產供給,筑牢權益及另類資產配置優勢,補充固收資產覆蓋,夯實全品類配置體系。四是著力強化實體經濟服務能力,立足投行、投資、交易等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做好普惠金融,靈活運用多元化融資工具,精準對接中小企業多樣化需求,為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從IPO、增發、可轉債到公司債、資產證券化、并購重組等在內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

編輯:冀文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