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托舉青春夢想,為青年成長“賦能助跑”,為城市發展“添磚加瓦”?這已成為各級團組織必須答好的時代之問、青春之問。

  青島市今年重磅推出《關于進一步促進青年人才聚青就業創業的若干措施》。這份匯聚了團青島市委、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22個部門力量,涵蓋8個方面28條貼心舉措的文件,彰顯著一座城市的溫度,迅速收獲了大批“青年粉”。

  這份文件是青島共青團探尋答案的一個縮影。當前,青島正用城市之力托舉青春夢想,以深化實施青年人才集聚行動為牽引,建立健全青年工作體系,全方位支持青年成長發展。

  政策賦能,鋪好青年人才發展快車道

  青年人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

  2024年,青島市首次發布《青島市青年人才集聚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及重點任務清單,明確在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指導下,市委人才辦、團青島市委共同牽頭組建工作專班,市直部門和各區市各司其職,協同推進青年人才集聚行動。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青島已出臺一系列“政策禮包”。這些政策措施圍繞“衣食住行”全鏈條,從就業創業到住房安居,從子女教育到生活品質,貼心解決青年人才的后顧之憂,可謂誠意十足。

  對一座城市而言,只有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

  在“青春之島 精彩有你”青春邀約行動發布儀式上,青島市向全球青年才俊發出成為“青島青春合伙人”的青春邀約。同時,發布100場青年人才專場招聘會、100位就業指導專家、1000個以上大學生見(實)習崗位和1萬個以上招聘崗位,以及30萬平方米高校畢業生創業孵化基地、特色街區等,著力構建青創生態圈,為青年創新創業賦能助力。

  針對青年人才集聚工作,各區市的探索也各具特色:西海岸新區拓寬青年生活場景,推出“西有青年·品質小店”計劃,以“青春模YOUNG”串聯青年生活能量場;平度市打造“青萍沙龍”問需平臺,整合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資源,為青年人才把脈問診、化解難題;萊西市深化校地合作,打造5處國家級科技小院,吸引碩博人才開展“胡蘿卜生產因子研究”等10余項技術攻關。

  青島市的青年人才集聚行動正在實踐中深化發展,逐步構建起青年人才“就業有崗位、創業有扶持、科研有助力、住房有保障、交友有平臺、生活有品質”的發展生態,吸引更多青年才俊選擇青島、擁抱青島、融入青島。

  服務提質,聚力實現青年人才所需所盼

  服務青年是共青團的工作生命線。青年有什么需求,團組織就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努力使團組織成為聯系和服務青年的堅強堡壘。

  圍繞讓青年人才“住得下”,青島市大力實施“青年優居計劃”。建設122處“青年優驛”項目,打造來青求職歇腳第一站;探索“保租房+青年優驛”試點,為青年提供階段性免費居住和保租房優惠租金政策;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11.9萬套(間),出臺10項配套支持政策;建成21個“優徠青年社區”,為青年提供價格優惠、配套完善、貼心優質的長租服務;舉辦畢業季青年住房安居活動,為青年提供更多樣、更優惠的購房選擇。

  “我申請到了免租金住房,還能直接‘拎包入住’!”大學畢業生小張興奮地跟同學說。今年7月,青島推出第一批免租金房源共2013間,其中,位于城陽區的財通·海玉健康驛站共有1932間房源,均是有獨立衛浴的一居室,距離地鐵站2.7公里、高鐵站4.6公里。

  青年人才的婚戀幸福,同樣被這座城市放在心上。在總結“青春有約”品牌經驗基礎上,團青島市委升級舉辦“山海為證團聚幸福”青年交友聯誼活動,不僅發布了2025年“脫單計劃”整體方案,還邀請首批青年聯誼交友戰略合作單位9家,聘請戀愛導師9位,為青年人才婚戀幸福提供定制化服務。今年已有數十對青年男女牽手,開啟甜蜜相約。

  圍繞青年人才的所需所盼,青島共青團還打出一系列組合拳。比如,推動“青鳥計劃”迭代提質,年內舉辦招聘活動12場次,征集發布招聘崗位1.3萬余個。打造“青年之家·青年夜校”旗艦店,開設中醫養生、舞蹈瑜伽、非遺手工、書畫攝影等10余類精品課程,解鎖8小時外的青年成長新路徑。

  實踐引領,讓奮斗成為青年人才的青春注解

  在青島這片熱土上,青年人才逐夢青春、收獲成長的故事層出不窮。

  為吸引更多優秀青年學子,團青島市委聯合青島市委組織部連續3年舉辦“揚帆青島逐夢青春”暑期實訓營,累計邀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1所高校300余名青年學子來青實訓。實訓營由市、區(市)兩級聯動,采取“機關企業實訓+‘10+1’創新型產業體系調研+城市人文探索+筑夢鄉村體悟”相結合的方式,讓青年在實踐中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

  聚焦青年職業發展需求,團青島市委配備專業導師團隊,精心設計四大專題直播課程,配套128節線上精講課程,“線上+線下”組織1500余名青年職工系統參訓,持續賦能青年人才提升技能。

  此外,還培育并推薦青年參與第十八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職工組全國決賽,選送的10個項目在1200余個項中脫穎而出,獲得金獎兩項、銀獎3項、優勝獎5項,金獎數量和獎牌總數均位居全省第一。

  在青島,不斷涌現的青年人才在奮斗中建功立業,成為城市發展的“代言人”:極視角聯合創始人、總裁陳碩,首創全國最大“算法商城”,讓獲取AI能力像下載App一樣簡單;中車四方操作工李啟士,用匠心打磨高鐵“雙腿”,助力中國速度領跑世界;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信息技術團隊的劉耀徽,與同事12次刷新全球效率,手握22項專利;巴黎殘奧會跆拳道冠軍李羽潔,在賽場奮勇拼搏,以金牌證明人生沒有不可能……

  “青島共青團將持續深化青年人才集聚行動,以最大誠意、最好政策、最強生態,構建服務青年的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全力支持青年來青安家發展,讓青年與城市在‘雙向奔赴’‘互相成就’中共創未來。”團青島市委書記周正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 通訊員 趙小燕 趙暉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年11月20日 01版

編輯:高欣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