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我省相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漁業安全生產的決策部署,以“老舊小木”漁船整改為突破口,通過高位推動、政策賦能、多元協同等方式,統籌推進海洋捕撈漁船更新改造、減船轉產工作。

我省明確堅持“市場為主、政府引導,精準施策、分步推進”,力爭到2028年實現全省“老舊小木”漁船應改盡改,提高漁船標準化、漁船設施設備數字化、漁船功能綠色化、漁船管理智能化標準,以提升漁船本質安全水平。為激發漁民參與的積極性,我省財政補助實行“先建后補”,按漁船造價的30%予以補助;財政貼息貼費實行階梯遞減政策,鼓勵漁民“先改早改”。其中,大連市率先出臺工作方案,明確至2026年底實施階梯遞減式“木改鋼”、減船轉產獎勵政策和貸款貼息補助。

在金融支持方面,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指導金融機構加快升級、開發金融產品,在貸款期限、利率、額度等方面給予最大優惠,構建政策性貸款、個性化商業貸款、保險保障、擔保增信“四位一體”的金融支持體系,為漁船更新改造提供全方位、多層次金融支撐。目前,圍繞此項業務,省農發行貸款利率降至2.85%,正在爭取將貸款期限延長至最長20年;省農行優化“漁民安心貸”系列產品,面向企業和個人,利率3%左右,期限最長10年。遼沈銀行、遼寧農商行推出個性化產品,最高額度1000萬元,利率3%左右,期限最長10年。

與此同時,我省正積極推動標準船型審定,目前已有11種船型通過初審。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專家,在充分征求漁民意愿基礎上,圍繞安全保障、作業功能、生態、管理等核心需求,已分兩批完成9種船型論證,包括刺網、拖網、圍網船型,涵蓋14米至48米不同尺寸規格,正在征求社會意見,隨即將會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標準船型目錄。為降低漁船生產成本,省農業農村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深挖省內鋼材企業資源,推動船用材料聯合集采。

截至11月6日,大連市兩個總投資8.9億元的漁船改造項目,已獲農發行7億元貸款審批,預計分批改造漁船892艘,新建372艘。下一步,我省將持續推進標準化船型審定、金融政策落地、審批流程優化等重點工作,派出6個工作組下沉沿海六市,聚焦財政政策銜接、補貼資金兌付等核心事項,現場解決實際問題,確保完成既定目標任務,為全省漁業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根基。(遼寧日報記者 胡海林)

編輯:莊濱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