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時40分,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孟河鎮東亭村村民惲小方,步行至村口的235路公交站臺,準備前往孟河中醫醫院配藥。站臺的一側有個刷卡機,他拿出高齡卡“嘟”地一刷,語音提示“可以預約公交”。此時,屏幕上列出后續車次,點擊8時50分發車的班次和1人,立即傳來“預約成功”的語音提示。

車輛到站了,是一輛藍色的5座純電小轎車,車身上印著“常州公交”的標志,車頂燈亮著235路車及起始點——這就是常州正在運行的響應式“云公交”。

“‘云公交’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3個版本。”常州公交集團總經理陳凌介紹,針對部分鎮村公交線路點多人少的情況,去年9月底,常州在鄒區鎮選取223路試點,開通“云公交”1.0版,以“預約—響應”模式代替傳統運行模式:乘客可通過刷卡、電話及小程序3種方式預約公交,未預約的支線線路,車輛不再空跑,以提高載客效率、降低運行成本。

今年6月,常州公交集團以5座出租車代替可載客30人左右的公交車,承擔響應式公交服務,升級成“云公交”2.0版。在此之前,常州有關部門通過機制創新,在江蘇首次將出租車車輛使用性質從“出租客運”變更為“公交客運”。

5座小車內部空間有限,卻搭載了公交車所需的配置——刷卡機和投幣箱。235路公交車司機袁永鋒面前的屏幕上,左側是導航地圖,右側是訂單信息。“在發車前,我們收到預約信息就準時發車;沒有乘客預約,就不發車。”袁永鋒說,發車后車輛會按照原定線路行駛,沒有乘客的站點會通過不停車。

惲小方上車后,用高齡卡刷卡,享受免兩元公交票價的優惠。“很便利!”老人非常滿意。

今年8月,常州經開區開始試點響應式“云公交”3.0版。“有固定站點,但無固定線路。”陳凌說,乘客預約后,小車會按導航選擇最短的路線點對點直達。

267路公交車前楊村廣場站,66歲的村民張文賢登錄“常州云公交”小程序,點擊267路公交車,自動定位到當前站點。他再從站點列表中選擇目的地戚墅堰公交中心站,并點擊“確定行程”,預約就完成了。

“我每周都要從村里到戚墅堰公交中心站轉車進城,以前坐‘村村通’,一小時一輛,有時要等很長時間。現在可以在運營時間內靈活約車、隨時出發,還能抄近路。”張文賢說,公交車的價格、出租車的便利,讓這段2公里的路更好走了。

常州公交集團副總經理汪順偉介紹,在常州公交集團的智慧調度平臺,全市近2000輛公交車全部上“云”,實現統籌調度、實時監控、精準客流分析和一體化管理。

對于運營中的15輛5座小車,陳凌也算了幾筆賬:能耗方面,傳統純電公交車每百公里耗電40千瓦時,5座小車耗電20千瓦時,下降了一半;采購方面,小車的采購價為10萬元左右,是傳統純電公交車的1/7;響應時間上,原來“村村通”約一小時發車一次,現在10分鐘內就可到達站點。

“和過去相比,行駛里程數下降了一半,乘客卻多了一倍。”267路公交車駕駛員潘杰清說,這說明這項舉措得到了乘客的認可,取得了雙贏的效果。

“2.0版比較適合路網單一的村鎮線路,3.0版適合路線復雜的區域。”陳凌告訴記者,下一步還將試點4.0版——將片區內多條線路串成一張靈活便捷的運輸網,并不斷豐富車型,打通城鄉連接的“最后一公里”。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19日 04 版)

編輯:谷欣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