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有經得住時間考驗的過硬品質,才能真正扎根市場、贏得人心。
一則尋找“用了二三十年都不壞的炒鍋”的視頻走紅網絡,引發熱議。不少網民被其過硬的質量所吸引,發聲求購,更有網民稱其為“傳家鍋”。經核實,這口“傳家鍋”產自瑞安市莘塍富強不銹鋼制品廠,但該產品已停產十多年。

“尋鍋”視頻意外走紅
近日,一口使用了近30年的不銹鋼鍋在網上走紅。
“廠家你還在嗎?這鍋煮了20年,不生銹、不粘鍋,現在它好像要壞掉了,現在想再買一個,我要去哪里買?”10月24日,蒼南橋墩的陳女士在自己的短視頻平臺賬號上發布了一條“尋鍋”視頻,播放量近2000萬,引發眾人求購。短短幾天時間,最初尋找鍋廠家的視頻點贊量已超40萬。

“這口鍋是不銹鋼材質的,不生銹不粘鍋,而且這鍋還很輕,我單手就能用它顛鍋。”陳女士說,這口不銹鋼炒鍋是她婆婆30多年前購買的。后來,婆婆把這口鍋給了她,沒想到她一用,就覺得特別好用,于是就一直用到了現在。

記者了解到,此番“傳家鍋”獲得廣泛關注后,當地相關部門正幫助企業盡快復產。11月3日,該廠已經重新掛牌,最新樣品已經出廠,等待送檢達標后,就可以上市銷售了。


廠家負責人回應“神鍋”稱號
目前,屬地街道及當地經信、市場監管、應急管理等部門組成了臨時服務團,為“傳家鍋”復產把脈問診。該廠家負責人傅先生曾介紹,最開始生產的鍋是手工一錘一錘敲打出來的,后來升級為機器生產,但因為多種原因銷量不好就停產了,轉而生產自動化設備,企業還在。
得知工廠要復產,老員工紛紛回來幫忙。一位老員工說:“我們是干這一行的,能幫著復工。我們準備用最快的速度進行復工復產,來回報眾多網友的支持。”

對于“神鍋”的稱號,傅先生稱,“這個鍋不是‘神鍋’,會使用的人可以做到不粘,不會用的人可能還是會粘的。304不銹鋼的鍋是耐用、不生銹,其他原理都是一樣的。我覺得網友的評價太高了,怕辜負網友(期望)。對于炒鍋不粘,還是需要使用者的技術。能幫大家做好菜,我就很滿足了。”


“冒牌貨”已賣5000多單
鍋廠緊急打假
但隨著“傳家鍋”熱度飆升,一些假冒產品和虛假銷售信息也隨之出現在網絡上。有賬號循環播放著廠家此前揭牌儀式的視頻,櫥窗內掛著炒鍋鏈接,商品標注“我是廠家”等字樣,頁面顯示已售5000余單。
對此,鍋廠負責人發視頻打假稱,炒鍋還在生產中,沒有出售,現在市場上銷售的鍋都不是他們廠的。“以前有人找我拍照(合影)。他們說是我授權的,都是沒有(授權)的。”
當地融媒體中心以“獨家代理”的方式,成為該“傳家鍋”唯一官方指定的銷售與信息發布渠道,為消費者提供權威、可信的官方購買渠道,并對網絡上的虛假產品與虛假銷售渠道進行公開澄清。
11月4日晚8時許,記者再次查看,冒牌貨炒鍋鏈接已下架。

幾天前,瑞安市莘塍富強不銹鋼制品廠開通了官方賬號,截至11月6日17時,官方社交賬號即將突破300萬粉絲。該廠負責人傅克萍曾對媒體表示,復工后生產的鍋具以“網紅鍋”為模板制作,但在用材、工藝上會更進一步。“比如不銹鋼用材會提升,厚度也從之前的0.8毫米換成1.1毫米,把柄也從氬弧焊接改成激光焊接。”傅克萍說,為了不辜負網友的厚愛,新鍋的質量一定不會比以前的差,首批產品預計11月就可出廠。


扎根市場的底氣
是一口鍋30年的過硬品質
外觀質樸卻耐造抗打,30多年不銹不粘的“傳家鍋”,憑過硬品質與扎實工藝圈粉無數,不僅聲名鵲起,更讓網友集體“求購”。
更暖心的是瑞安市各部門的“接鍋”行動力:街道經發辦主動上門問需,臨時服務團整合多部門資源搭起解決方案,“瑞安傳家鍋”購買群精準對接需求,一步步推動停產多年的生產線重煥生機。這份為消費者盡心、為企業紓困的協同發力,滿是溫度與擔當。
“傳家鍋”的強勢回歸,也給企業提了醒:唯有經得住時間考驗的過硬品質,才能真正扎根市場、贏得人心。期待復產后的它,繼續守住匠心底色,不負網友們的熱切期盼。

“被復工的鍋”,值得蹲一蹲
“傳家鍋”的重新“出道”收獲了網友的一致好評和大力支持,“確實太牛了,一直傳承下去”“為老品牌質量點贊”。



也有網友評論,在線“蹲鍋”。




來源:央廣網綜合央廣網浙江頻道、瑞安融媒、極目新聞、藍鯨新聞、紅星新聞
記者:白德彰、項楠
本期編輯:王志瑤 關靈子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