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呼和浩特11月11日消息(記者魏全民)11日,內蒙古“完成‘十四五’規劃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專場舉行。發布會上,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武國慶就“十四五”以來,內蒙古在“三北”工程攻堅戰中的創新舉措及三大標志性戰役取得的成果作出了公布。

發布會現場(央廣網記者 魏全民 攝)
武國慶說:“‘三北’工程六期規劃中,內蒙古生態建設總任務是2.85億畝、占全國的44%,其中沙化土地綜合治理3861萬畝、占全國的59%,任務非常艱巨。‘十四五’期間,內蒙古累計完成生態建設任務1.23億畝、占規劃總任務的43.2%,其中防沙治沙6688萬畝,居全國首位。”
“三北”工程攻堅戰始終堅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以防沙治沙為主攻方向,以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為根本目標,因地制宜系統治理。
在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區,聚焦黃河岸線流沙、沙頭、沙源、十大孔兌粗沙區等重點區域,因害施治,阻沙入黃。2021年以來完成生態治理6559萬畝,占“三北”六期規劃任務的47.5%。構筑起490萬畝綠化帶、509座沿“十大孔兌”淤地壩、80萬畝光伏治沙帶、420公里鎖邊林草帶“四道防線”,入黃泥沙量由過去2700萬噸降到現在400萬噸以下,毛烏素沙地治理率達到80%以上。
在科爾沁和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區,聚焦流動沙地、半固定沙地,系統實施沙地綜合治理、林草質量鞏固提升、重要濕地保護修復等全要素治理措施,阻沙入京。2021年以來完成生態治理4126萬畝,占治理總任務的43.8%。大力推廣“以路治沙”,建成穿沙公路2771公里,完成治沙559萬畝;大力實施“滅黃”行動,15個旗縣實現流動沙地全部殲滅,科爾沁沙地正重現稀樹草原風光。深化央地合作,聯合三峽集團在渾善達克沙地南緣治沙23.3萬畝,完成規劃任務63%。
在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阻擊戰區,聚焦阻沙南侵,重點對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開展沙漠鎖邊建設,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綜合生態保護體,構建“沙漠戈壁為域,綠點綠廊鑲嵌”的生態空間格局。2021年以來完成生態治理729.3萬畝,占治理總任務的65%。建設巴丹吉林、騰格里沙漠鎖邊林草帶336.8公里,在蒙甘蒙寧交界區域完成聯防聯治97萬畝,沙漠入侵河西走廊態勢明顯減緩。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