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1月20日消息(記者林馥榆)11月20日是“世界胰腺癌日”。胰腺癌被稱為“癌癥之王”的疾病,隱匿性強、預后較差。如何科學預防、早期識別并規范治療?記者采訪上海多位醫療專家,圍繞市民關注的胰腺癌防治問題提供科學、實用的健康提示,以幫助市民提升防病意識與技能,遠離誤區,實現及早預防和正確應對。

胰腺癌為何難早發現?早期信號需警惕

“不少人一聽到‘胰腺癌’就恐懼,因為它很隱蔽,一發現往往就是晚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虞先濬分析了胰腺癌難以早發現的兩大主因:一是胰腺位于腹腔深部,被胃、十二指腸等器官包圍,常規體檢的腹部超聲容易漏診;二是早期缺乏典型癥狀,即便有癥狀也易與胃腸或肝膽疾病混淆,從而延誤診斷。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虞先濬(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然而,胰腺癌早期并非完全無跡可尋。虞先濬總結了四句口訣,幫助公眾識別早期“警報”:一是“中上腹飽脹不適,不一定是胃腸病”,需警惕持續且無規律的上腹隱痛、脹痛,尤其在夜間加重;二是“腰背部酸痛,不一定是骨科疾病”,胰腺癌引發的腰背痛多為持續性隱痛或放射痛;三是“眼睛發黃,不一定是病毒性肝炎”,腫瘤若在胰頭部可能早期導致黃疸,但易與膽道疾病混淆;四是“中年后血糖增高,不一定是糖尿病”,腫瘤破壞胰島細胞可能導致血糖異常。此外,不明原因的體重顯著下降、乏力也是重要信號。

做好早期篩查 高危人群尤需精準檢查

面對隱匿的胰腺癌,早期篩查是關鍵。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主任醫師吉順榮建議,公眾首先應學會及時識別上述預警信號。對于普通人群,他推薦每年定期體檢時,將腫瘤標志物CA199檢測和腹部B超作為基礎篩查手段。

而對于胰腺癌高危人群,如有腫瘤家族史、長期糖尿病、慢性胰腺炎或膽道系統疾病者,需采取更精準的篩查方案。“普通B超對微小病灶檢出率有限,推薦進行上腹部薄層螺旋平掃加增強CT檢查。這項檢查能清晰呈現胰腺細微結構,可有效發現1厘米甚至更小的早期腫瘤,為爭取根治性手術贏得寶貴時機。”吉順榮說。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主任醫師吉順榮(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認知誤區需澄清 診療技術迎新突破

公眾對于胰腺腫瘤存在不少認知誤區。“并非所有長在胰腺上的腫瘤都是胰腺癌。”吉順榮解釋道,胰腺腫瘤有良性、惡性及交界性之分。通常所說的胰腺癌特指來源于胰腺導管上皮的惡性腫瘤,惡性程度高。而另一種“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如“喬布斯癌”),在生物學特性、治療方式上與胰腺癌有本質區別。他同時指出,不應將胰腺癌等同于絕癥而放棄治療,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其預后已顯著改善。

在治療領域,胰腺癌診療也迎來了多維度突破。虞先濬介紹,外科手術已實現微創化,機器人、腔鏡手術在保證根治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減少了創傷。目前,個體化治療提升了療效,通過CA199等標志物篩選特定患者群體進行術前新輔助治療,實現了“量體裁衣”。更令人振奮的是,內科治療正邁向精準化,基因檢測指導的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初現曙光,尤其是新型抗體偶聯藥物(ADC藥物)相比傳統化療,使中晚期患者生存獲益翻倍,且毒副作用更小,點亮了新的希望。

科學看待癌癥,積極踐行早篩

針對“癌癥正成為一種慢性病”的說法,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防治所主任醫師吳春曉表示,這反映了癌癥可防可治觀念的進步。癌癥本質上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其發展過程漫長,從正常細胞到癌細胞通常需數年甚至數十年。據上海最新的腫瘤登記數據顯示,常見癌癥診斷早期比例已達42.8%,總體癌癥五年生存率提升至61.6%。“應抓住癌變過程‘慢’的特點,通過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實現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癌癥防控目標。”吳春曉說。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防治所主任醫師吳春曉(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那么,普通市民應如何做好早癌篩查?吳春曉指出,“腫瘤早篩查早診治”是投入產出比極高的癌癥二級預防策略。以上海開展的大腸癌篩查為例,篩查出的患者早期比例達46%,五年生存率高達85%。他建議市民:首先要增強防癌意識,主動學習科普知識,例如閱讀《上海市民腫瘤防治知識手冊》;其次要重視定期體檢,每年至少一次,仔細比對歷年報告;最后,推薦適齡人群積極參與政府組織的篩查項目,如大腸癌篩查和婦女“兩癌”篩查。他還特別提醒,篩查并非人人同等需要,建議市民先利用“上海疾控健康風險自測”等工具進行風險評估,再針對性地采取篩查措施。

虞先濬表示,包括胰腺癌在內的多種腫瘤與日常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并給出三大核心健康提醒:首要任務是改善生活方式,遠離煙酒傷害,吸煙是明確的高危因素;其次應優化飲食結構,拒絕重口習慣,避免高熱量、高脂肪、過多紅肉的飲食模式,遵循食物多樣、谷物為主的原則;最后要管控基礎疾病,筑牢健康防線,對慢性胰腺炎、糖尿病、肥胖等慢性代謝性疾病進行有效管理,減少其對胰腺的長期損傷和刺激。

編輯:何智康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