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太原11月18日消息(記者張晉鵬)“今年1至10月,山西省技術合同成交總額同比增長了40%,全省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和產業化取得了明顯成效。”17日,山西省科技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王晉斌在山西“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現場,回答央廣網記者提問,對山西科創事業發展情況進行介紹。

央廣網記者在新聞發布會現場提問(央廣網發 山西省委宣傳部供圖)
據介紹,“十四五”以來,山西省技術合同成交總額一年一個新臺階,到2024年,山西省技術合同成交總額較2020年翻了一番。今年1—10月,全省技術合同成交總額同比增長了40%,顯示出山西省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和產業化取得了明顯成效。
目前,山西各市積極打造科技創新平臺和載體,全省布局了49個中試基地,建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97家,通過上下游聯動開展協同攻關和成果轉化,基本覆蓋全省重點產業鏈,著力打通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關鍵節點。
山西通過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創新要素不斷向企業集聚。發揮企業“出題者”和“閱卷人”作用,持續優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和研發費用補助政策,科技創新券政策升級至2.0版,滿足了企業差異化創新需求。企業正日益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
為提升山西科技成果轉化和交易服務平臺功能,山西建設“科技成果庫”和“企業需求庫”,目前收錄了供需信息4萬條。常態化開展路演對接活動260余場,技術經理人隊伍擴大至1300人,為55名技術經理人評定職稱。建成省級以上技術轉移機構15家、科技企業孵化器88家,搭建起科技成果高效轉化的橋梁。
王晉斌表示,山西正深入推進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技術經理人職稱評定、橫向科研經費作價入股“三項改革”,試點高校擴大至12所。同時,科技成果轉化“高效辦成一件事”系統上線運行,創新生態得到改善和提升,科研人員成就感和獲得感顯著增強。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