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報道 據美國《科學日報》網站11月7日報道, 近來,一項新研究對39763種超市食品進行了分析。研究顯示,美國近五分之一的包裝食品和飲料含有合成食用色素。這項研究發表在最近的《營養與飲食學會雜志》上。
使用人工合成色素通常是為了讓食物看起來更誘人,尤其是兒童食品。
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人工合成色素可能會導致行為問題,如多動癥和注意力不集中。
來自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北卡羅來納大學和公眾利益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調查了美國25家最大的食品制造商生產的包裝食品和飲料的成分信息。
這些研究人員還關注了五種暢銷兒童食品:甜食、含糖飲料、即食食品、早餐麥片以及蛋糕、餅干和糕點等烘焙食品。
兒童食品含有合成色素的可能性要大得多。這一類別的食品中有28%含有人工色素,而其他類別的食品中只有11%含有人工色素。
研究還發現,含有合成色素的食物一般含糖量會高出很多,平均高出141%(每100克含33.3克糖,而不含色素的食物每100克含糖量為13.8克)。
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的研究員、北卡羅來納大學營養學系兼職助理教授伊麗莎白·鄧福德博士說,在食品系統中持續存在的合成色素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鄧福德說:“過去40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合成色素對人體健康有害,但它仍然隨處可見,尤其是在那些旨在吸引兒童的食品中,這真令人失望。”
鄧福德說:“色彩鮮艷食品的高含糖量表明,食品公司正利用合成色素來推銷甜食和飲料。無論是色素還是糖,這兩種成分都對人們的健康不利。”
研究發現,糖果公司是合成色素的重災區,其中費列羅(60%)和瑪氏(52%)名列前茅。超過一半(51%)的百事能量飲料含有合成色素。79%的運動飲料都含有合成色素,無論什么品牌。
公眾利益科學中心食品添加劑和補充劑首席科學家托馬斯·加利根博士說,合成食用色素在美國食品供應中一直屬于非必要成分,但去除這些食用色素成分的努力進展緩慢。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最近要求食品行業自愿將合成色素從食品供應中逐步淘汰。許多大型食品公司此前曾承諾停止使用色素,但卻并未兌現承諾。因此食品公司是否會遵守這項新規尚有待觀察。”加利根說。
他說:“如果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要求在含有合成色素的食品包裝上貼警示標簽,就像歐盟自2010年以來的規定一樣,那么食品行業便會有動力進行重新規劃。警示還能讓消費者更好地保護自己,免受那些不愿淘汰人工色素的食品公司的傷害。” (編譯/文怡)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