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氣象事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上獲悉,60年來,西藏氣象事業實現了從基礎薄弱到體系健全、從技術落后到創新引領的跨越式發展,氣象監測、預報、服務能力全面提升,目前全區氣象預警公眾覆蓋率達92.02%,預警信息發布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8.74%。
自治區氣象局黨組書記向毓意介紹,目前,西藏已建成覆蓋全域的“地空天”綜合立體氣象監測系統,地面氣象站從1965年的23個躍升至1284個,實現全區鄉鎮全覆蓋,平均站間距從228公里大幅縮短至30.57公里;建成33部天氣雷達,人口覆蓋率達到73.7%,并接收包括風云、高分系列在內的20顆衛星數據,氣象災害監測的時效性、精準度和覆蓋范圍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預報預警能力方面,我區氣象部門已實現了從手工繪圖定性分析到智能網格定量預報的根本性轉變,預報時效實現從24小時到月、季、年的無縫隙延伸,建成全區3公里、重點區域1公里逐小時更新的智能網格預報體系。晴雨預報準確率達81.64%,自主研發的暴雪模型提前5小時預警準確率達88.7%,災害性天氣短臨預警提前量增至39分鐘。
“近年來,西藏氣象服務水平指數增幅位居全國首位,高質量發展增速連續保持在8.6%到9.8%區間。”向毓意表示,下一步,西藏氣象部門將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創建”,繼續加快推進氣象科技能力現代化和社會服務現代化。(記者 平措諾吉 見習記者 權文娟)
編輯:卜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